【張戈BP】我叫「東軟睿新科技集團」,一家「生態原生」企業
媒體聚焦 |2025-01-14 13:50
「東軟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更名為「東軟睿新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並正式發布 「教、醫、養、康、旅」五位一體戰略新規劃。而在此之前的半年中,這家公司先是完成對東軟健康醫療業務的收購,后又成立「鳳凰學院」,並啟動「教育健康醫療科技園」三期建設。

上述動作表明,在正式完成更名之前,東軟睿新科技集團已初步完成業務布局,「人才、技術、產品、服務」等要素,也將像血液一樣在生態中打通、流動。東軟睿新科技集團更將嘗試以「生態原生」的視角,系統化地推進後續業務。
01 「兩個趨勢」左右市場
中國的科技企業總習慣於,見招拆招地解決問題。有錯嗎?當時肯定沒錯。但現在的「問題」,往往是環環相扣。此前一元一次的解題思路,已經解決不了現在多元多次方程的問題。
過去數年,當時還叫「東軟教育」的「東軟睿新科技集團」,就密切關注著兩個趨勢的變化:一是產業趨勢,人工智慧等新一代數字技術正在加速迭代,且科技革命已在推動產業變革;二是人口趨勢,中國出生人口數量開始下滑,且老齡人口逐年增長。2016年之後,中國出生人口開始下降。2022年,出生人口僅為956萬人。這是1950年以來,年出生人口首次跌破1000萬。如此推算,預計到2034年,高考生源達到峰值后將呈下降趨勢。與此同時。2035年左右,中國老年人口將超過4億人,中國將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
其實不止於此,中國正處於社會轉型階段,將面臨教育、就業、醫療、健康,以及醫保資金緊張、人口老齡化、經濟結構轉型等一系列問題。而且這些問題已是環環相扣。例如,教育與就業之間的關係,就像一對孿生兄弟;再例如醫療與健康之間的關係,就像扁鵲與扁鵲的哥哥;還例如人口老齡化又與養老防老、銀髮經濟相關。
對上述這些「問題」,東軟創始人劉積仁此前就曾表示,「有問題」的年代,才是科技企業最好的年代,所有的「問題」都將由解決方案解決,解決方案將因此成為新型城市基礎設施。請注意,這裡的解決方案不僅是軟體,也不僅是代碼。未來的5~10年,產品將被場景替代,行業將被生態覆蓋。科技企業將通過場景重構,重構「城市基礎設施」,用戶也將只在乎場景中的應用體驗,而「生態原生」型的科技企業將成為構建「城市基礎設施」,提供應用體驗的主力軍,他們將通過能力的「內循環」和「外循環」,打通行業之間的關聯。
02「一體兩翼」和「五大生態」
正是基於上述趨勢,東軟睿新科技集團明確了戰略目標:以前沿科技產業和數字智能平台,賦能核心業務,以教育科技、醫療與養老服務、養老科技與老年教育、康旅服務、產業管理與服務五大支柱業務板塊,支撐和打造中國「教、醫、養、康、旅」的融合新生態。
同時,東軟睿新科技集團還重新定義了業務架構。首先,東軟睿新科技集團仍將「以教育為核心」,實現學歷教育、繼續教育、老年教育、資源輸出并行發展。這裡首次將「老年教育」,與「學歷教育、繼續教育、資源輸出」並列提出,成為原有主賽道的延伸。其次,東軟睿新科技集團還提出「構建支持教育的新基礎設施」——圍繞校園周邊建設醫院、養老院、康養實訓,以及科研基地,並以數據、人工智慧技術支持大學的學科教育,創造教醫養融合模式。顯然,在東軟睿新科技集團「一體兩翼」的業務布局中,是以「教育」為主體,而左翼是以醫院、養老院、康養實訓、康旅酒店等構建的「物理基礎設施」,右翼則是以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新興技術支撐的「數字基礎設施」。
03「生態原生」企業
由此可見,東軟睿新科技集團正在以「生態原生」企業的標準,系統化地推進後續業務。所謂「生態原生」企業,是那些在業務架構設計之初,就充分考慮生態影響和生態合作的企業。以東軟睿新科技集團的教育科技板塊為例,就充分考慮了板塊內部「內循環」的賦能,以及業務板塊間的生態聯動。
目前,東軟睿新科技集團旗下的三所大學,構成了「學歷教育」業務的主體。而將此部分業務形成的最佳實踐數字化、產品化、平台化,即可聯動「繼續教育」、「資源輸出」、「老年教育」等業務。除業務板塊內的能力「內循環」外,東軟睿新科技集團也在推進板塊之間的業務互動。以「教育科技」與「醫療和養老服務」間的聯動為例。在此之前,東軟睿新科技集團旗下三所大學的學科設置,已從「IT創新教育」,延伸至「數媒」 和「醫養」。例如,大連東軟信息學院已申請新增智能影像工程、老年醫學與健康、醫療器械與裝備工程三個本科專業,以及護理、老年保健與管理等兩個高職專業。
與此同時,繼續教育和養老科技版塊之間,實際上也存在諸多互動:一是繼續教育豐富了老年教育的課程內容;二是繼續教育多年來與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以及大型國有企業的合作,又給東軟鳳凰學院、醫療服務和養老版塊供了豐富的客戶群體;三是繼續教育開展的養老護理員、老年人能力評估師、健康照護員等人才培訓又為醫療、養老、康旅版塊提供了豐富的人才儲備。
東軟睿新科技集團的「醫療和養老服務」板塊,也初步建立「醫、康、養、護」四位一體生態體系。並已建立心血管病醫院、口腔醫院、睿康之家頤養院等實體機構。也就是說,東軟睿新科技集團旗下三所大學將持續為醫院、養老機構供給人才。同時,集團旗下的醫院、頤養院、康復中心等,也將建設成優質學生實習基地;東軟健康醫療科技園更將被打造成為康養人才實踐實訓平台、科技成果轉化平台、創新創業孵化平台。
而順應銀髮經濟的發展,東軟睿新科技集團還將進一步打造教助醫、教助養、醫轉養、醫輔教、養托醫、養輔教的商業模式,以科技和平台研發為驅動,實現「教、醫、養」一體化協同發展。更進一步,還有外部生態合作。東軟睿新科技集團正在推進和完善「4S」模式的產品和服務體系,其中包括:
DaaS數據服務:如智慧教育數據分析、智慧康養數據分析;
CaaS內容服務:如課程、項目、數字創意產品等;
SaaS軟體服務:如智慧教育軟體系統;
PaaS平台服務:如智慧教育平台、元宇宙創意分享平台、智慧康養平台等,向政府、院校、醫院、康養機構等提供一流的平台、資源、模式與管理服務。
同樣的外部生態合作,還體現在「養老科技與老年教育」業務中,東軟睿新科技集團的服務理念是:養老始於防老,教育驅動防老,科技賦能養老。這其中就涉及健康管理、醫療保健、適老化改造、康旅遊學、上門助餐、老年教育、康復護理、家政服務等眾多領域的生態合作。
此後,東軟睿新科技集團還將通過投資、收購、合作等多種方式,研發養老科技產品,將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引入智慧健康養老產業。例如通過自主研發和聯合研發,推出健康監測設備、照護輔助設備、可穿戴設備、養老機器人、康復機器人,以及養老機構智慧管理平台,居家養老智慧服務平台等。
而這就如東軟睿新科技集團總裁溫濤最後所說:「東軟睿新科技集團的目標是以基礎設施和科技賦能,支撐『教、醫、養、康、旅』融合生態發展,並跑通業務閉環,最終將創新模式向社會輸出,形成科研成果的規模化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