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教融合新模式:把醫院「搬」進課堂

新聞資訊 |2025-04-03 10:57

近日,在大連睿康心血管病醫院,大連東軟信息學院健康醫療科技學院《醫學影像學概論》課程的「實景課堂」正在進行。師生們置身真實的醫療場景中,開啟沉浸式學習之旅。課堂上,大家圍繞真實案例展開深入討論,臨床經驗豐富的醫生與學校專業教師共同為學生答疑解惑。


病例即教材:臨床影像「變身」教學案例庫


「實景課堂」新模式由東軟睿新科技集團旗下的東軟教育、大連東軟信息學院、大連睿康心血管病醫院聯合打造。在這一新模式中,企業、院校、醫院聯合共建真實案例庫是一大亮點。該案例庫將典型的心血管病影像資料導入教學系統,經過專家論證,轉化為教學案例,設計階梯式實訓任務。課堂上,教師帶領學生們逐層瀏覽案例庫中的冠狀動脈CTA影像,培養學生醫學圖像后處理技術和影像診斷分析能力,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效提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診室即課堂:沉浸式教學與模擬演練相結合


東軟教育與大連東軟信息學院、大連睿康心血管病醫院聯合打造的「早臨床、多臨床」沉浸式教學模式成為課程的另一大亮點。在掌握理論知識后,學生們在醫院醫學影像技術CT實訓室,通過影像科醫師的指導,可實時觀摩增強CT檢查的全流程操作,幫助學生將課堂所學與實際操作緊密結合,有效提升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和實際操作技能。





課餘時間,學生通過醫學影像技術模擬CT實訓室的模擬系統,反覆演練標準化工作流程,逐步掌握DR、CT、MRI等設備的規範化操作要領,並掌握常見循環系統疾病的初級醫學影像診斷能力、影像處理、智能分析及三維重建等技能。




醫師即導師:臨床專家深度參與教學閉環


在實踐課程前期及實施過程中,由東軟教育、大連東軟信息學院及大連睿康心血管病醫院專家組成的導師團隊深入調研、反覆研討,共同打磨出「實景課堂」新模式。在此過程中,臨床專家深度參與教學,旨在為學生們提供標準化臨床操作規範,進一步推動醫學影像專業人才培養。



「實景課堂」新模式將真實場景轉化為各類教學資源,把醫院「搬」進課堂,為學生提供了更貼合行業需求的優質課程,是東軟教育與大連東軟信息學院及大連睿康心血管病醫院深化產教融合的生動實踐。


「醫學影像是比較稀缺的教學資源,東軟教育提供的案例庫讓老師有了高質量的教學素材,而同學們能夠看到真實的案例圖像、體驗操作真實的醫療設備,對專業知識的學習興趣也大大增加。」健康醫療科技學院老師評價說。


目前,「實景課堂」新模式已惠及學院近百名師生,學院還計劃將這一全新的教學模式應用於下學期開設的《醫學影像檢查技術》以及醫學圖像三維重建技術》等課程中


未來,東軟睿新將持續推動旗下各業務板塊融合,增強教育服務產品服務研發能力,推進「教醫養康旅」五位一體產業生態的深度融合與資源的廣泛共享,打造獨樹一幟的教育科技新生態,為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注入新活力。